景芝革命陳列館坐落在景芝鎮酒之城廣場,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自3月26日開始思考籌建,查閱大量文史資料和考察周邊地區紅色革命紀念館(陳列館),并邀請紅色文化專家和濰坊、安丘組織宣傳部門、黨史部門領導專家進行專題研討指導后投入建設,擬在建黨100周年之前建成開館。
景芝革命陳列館館名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袁偉少將題寫。
一、艱苦探索 澎湃革命浪潮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華大地內憂外患,戰亂頻仍。“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以景芝劉大同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驅,以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點燃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火種,為探索革命真理,尋求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而不懈奮爭。在他們的進步思想影響下,山東景芝一帶迅速匯入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洪流。
二、全面抗戰 挺起民族脊梁
“七七事變”后,日軍鐵蹄蹂躪下的山東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軍民擔負起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人類自由幸福的特殊使命,赴湯蹈火,抵御外辱,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景芝以曹涌濤、牛芳稷、李振、趙儷生等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高擎抗日火炬,團結進步力量,創造出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
山東以黎玉為首的中共山東省委,開創山東地區第1個抗日革命根據地,并奔赴延安請求黨中央派遣干部、部隊指導山東抗戰。黨中央發出“派兵去山東”指示后,八路軍主力先后在冀魯邊、魯西、湖西、魯南獨立自主地發展抗日根據地,迎來山東全面抗戰的新局面。
三、眾志成城 景芝慷慨助戰
解放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一曲威武雄壯的英雄戰歌。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英勇的人民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摧毀國民黨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自主,壯大了民主和平力量。
景芝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背負起“一切支援前線”重任,顯示出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特別是作為戰備物資的景芝高燒在濟南、淮海等戰役中為療治傷病員立下無可替代的汗馬功勞,彰顯了山東人民勇于支前的魚水情懷。
四、高擎旗幟 踐行革命誓言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和平的目的是為了幸福。在戰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前進道路上戰勝一切艱難困苦、不斷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我們,新時代不斷追求和平與幸福的人們,將永遠高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堅定不移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一個偉大新時代。